请新老用户移步新站点
研究指出,植物基蛋白质替代品行业并未从目前的中国市场受益+ 查看更多
研究指出,植物基蛋白质替代品行业并未从目前的中国市场受益
+ 查看更多
发布者:bpadmin
发布时间:2020-05-03 12:17
分类:全部资讯 商业投资 最新动态 观点评论
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在说服中国消费者相信并购买适当的植物基仿制肉方面,植物基蛋白的生产商们似乎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植物基肉类替代品的兴趣在中国面临新冠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飙升。当时由于严格的封锁措施,肉类供应面临严重冲击。然而,随着传统肉类蛋白和其他食品类别的供应企稳,对植物肉类替代品的兴趣似乎不再高涨,尽管世界知名品牌们,如肯德基,星巴克等,刚开始尝试介绍此类产品给消费者。这表明,提供植物肉类替代产品的公司需要在中国市场做更多的品牌建设。
这项研究由亚洲食品工业(FIA)和市场分析平台AI Palette主导进行,描绘出今年1月至3月期间中国消费者对食品的情绪和需求图景,而当时中国正处于抗疫攻坚阶段。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某些肉类产品需求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原因喜忧参半。 羊肉和鸭肉需求分别下降45%和14%,主要是由于分销延误和库存不足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和安全并非需求下降得首要因素。
中国的大部分肉类都是从“菜市场”购买的。有少数市场的摊位出售野生动物,让整个菜市场行业蒙受争议。由于疫情期间许多菜市场被关闭,包括出售野生动物的市场,再加上隔离措施,导致向最终消费者销售的肉类和其他食品供给受到冲击。当许多菜市场被关闭时,由于消费者对缺乏产品供销渠道感到沮丧,以致肉类产品的需求下降,而不是出于安全或卫生的担忧。
你可能会认为,肉类供应的减少会导致对能够填补缺口的植物基蛋白的需求上升。至少,这是Beyond Meat和嘉吉(Cargill)等公司所希望的。这两家公司最近都在中国推出了植物基肉类替代产品。但根据报告调研者,情况并非如此。
尽管传统肉类来源受到供应不足的打击,但这并没有转化为对植物蛋白需求的显著激增。蘑菇和大豆仍然很受欢迎,但没有看到它们需求出现明显增幅。
说到植物基仿制肉制品,在严格疫情隔离之初曾掀起了一阵兴致,但很快就失去了持续的动能。比如,研究Impossible Foods这样的供应源时,虽然今年1月份出现了提升,但只是2019年峰值的15%。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有一些兴趣,但这绝对不是意义重大的涨幅,而且也没有维持下去。因此,以植物基肉类替代品并没有从肉类短缺中获得明显的好处。
报告特别分析了Impossible Foods,尽管这家美国公司的产品还没有在中国大陆开售,只在香港和澳门出售。报告强调Impossible Foods“是我们看到具备显著趋势的主要植物基仿制肉生产商”,因为中国大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广泛的讨论该品牌,并在网上积极搜索相关信息。报告中没有讨论本地的植物基仿制肉品牌,如Omnipork,因为它们没有显示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趋势,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Impossible Foods更具有相关意义。
中国的消费者对植物基仿制肉的兴趣没有持续高涨,这表明中国消费者仍然认为动物肉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蛋白质来源”,而不是植物替代品。这可能意味着大众普遍认为两者不可互换。因此,不能用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蛋白,它们满足不同的需求。这种认识和情况仍在继续,哪怕肉类产品供给分销受到冲击而中断。
报告分析了近3.4亿个离散数据点,包括社交媒体上的帖子、评论、分享和“赞”,以及在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进行的网络关键词搜索查询。它将其发现与自2019年初至疫情发生时观察到的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与新冠疫情相关联的社交媒体和网络搜索活动是增加还是减少,从而得出趋势性结论。
城农原创翻译整理,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agfundernews https://t.cn/A6AMxCkc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来修改内容。
分享到:
更多都市农业MORE+
更多都市农业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