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续冲击全球海鲜供应链!联合国:2亿人口生计受创,需强化跨国合作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2-28 23:56
分类:全部资讯 最新动态 观点评论
PBF
naturehydro banner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活鱼、鲜鱼或或冷藏鱼占整体鱼种消费45%。海鲜库存流动率非常高,大受疫情不稳定的需求与供给影响。

全球海鲜供应链正受疫情严重威胁。经济低迷造就鲜鱼需求减少,加上种种防疫措施,正挤压到攸关2亿人口生计的全球海鲜产业。除了延长库存保存时间,开发冷冻、罐头商机,业者要对付充满不确定的未来,更需要跨国合作。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歇,对于供应链造成的冲击效应也仍持续发酵。海鲜从捕捞、水产养殖到通路贩售,正面临史前无例的挑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FAO、粮农组织)在2021年2月1日到5日举行的第34届渔业委员会会议中发表最新报告,点出全球海鲜供应链正受疫情严重威胁。

FAO表示,海鲜供应链从上游的捕捞与养殖,一路到保存、配送,再到下游的零售通路与餐厅端,没有一环逃过疫情的魔掌:防疫措施打断捕鱼常规、经济低迷造就海鲜市场冷清、渔获卖不出去,更迫使业者停业、发展新冷冻商机、延长水产保存。据FAO报告,全球海鲜产业共有2亿人口受到牵连!

全球鲜鱼市场冷清、交易、产量创新低

从最下游的消费端开始,疫情造成餐饮业者停业、观光设施关闭,消费行为更加拮据,直接把海鲜市场推入寒冬。

FAO公布,过去10年海鲜产值稳定成长,达到一年人均消费20公斤的海鲜消费量。2018年巅峰期,全球海鲜相关食品贸易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630亿美元,全球水产产量达到9640万吨,其中54%为捕捞,46%为养殖。

而从2020年第2季开始,较高级、新鲜的渔获受饭店与餐厅关店影响,需求与价格都下跌,受创最深的品项包括龙虾、螃蟹、虾子、干贝、牡蛎等贝类、甲壳类海鲜。

地中海渔业总理事会也发表统计,自疫情爆发后、截至2020年7月,法国、意大利与西班牙的鲜鱼交易量减少3成。

FAO报告指出,全球水产养殖产量将下降约1.3%,为近几年来的首次衰退。海鲜市场冷清,加上种种捕捞防疫政策,让在疫情巅峰期时,美国渔获就跌了至少40%。

海鲜产业较难跟上市场突发变动

整体渔业贸易下跌,与鲜鱼供给息息相关。FAO报告指出,活鱼、冷藏鱼占整体鱼种消费量的45%,生鲜与其他食品不同,较难跟上市场突然的供需变化。

FAO举例,像是鲑鱼等生产周期较长的鱼种,需要一定的时间养殖,若市场需求突然降低,也很难马上降低减少养殖鱼量,且未来当消费者需求突然升温时,也无法立刻产出大量鲑鱼。

业者出新招延长渔获保存,冷冻商机局部止血

当疫情一波波爆发,餐饮观光产业死寂下,业者除了减少捕捞频次、设法延长现有的渔获保存,无他法应对。卖不出去的渔获量提升,继续饲养只会提高开销,更拉高鱼只死亡率。养殖成熟的鱼虾、捕捞到的螃蟹,总不能丢回海里,业者拿它们怎么办?

首先,FAO发现:“新冠疫情改变了消费者喜好,鲜鱼需求虽然降低,但随着大家希望囤货不易腐烂的食物,包装、罐头、冷冻海鲜加工品需求提高了!”再来,也有业者投入开发海鲜线上购、配送食材鲜盒等零接触通路。该报告指出,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也有水产业者开始冷冻已经长至成熟大小的养殖海鲜,等时机到了再卖。

虽有新商机诞生,但FAO强调,整体的渔获总价仍因供需不平衡而来到历年新低。

FAO呼吁跨界合作,守护海鲜产业与受影响的2亿人

最后,FAO再次强调,渔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必须以全球整个大产业审视。鱼只不受国界控管,也有自己的栖身地,若挪威鲑鱼、日本黑鲔鱼等特定鱼种产量改变,别的国家未来恐怕也难以复制生产,只能靠特地海域、养殖场自己培育。

因此为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FAO、WTO与WHO联合呼吁各方单位必须跨国、跨界合作,保障全球的海鲜产业供应链不受疫情影响。

FAO估算,2017年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第一线就业人数为5970万。整个供应链从捕捞到最后分发贩售,则牵连到2亿人的生计。而且,发展中国家占其中54%出口价值、59%出口产量。

FAO一再强调,我们更需要保护第三世界国家、诸多女性渔业工作者。

新冠肺炎下,我们上餐馆少点一只鱼,牵动背后整个产业链:通路模式改变、养殖业者延长保存方式,渔工减少捕鱼频次,一路追溯到海里的鱼量,其中牵动2亿海鲜产业工作者的命运。

“全球渔业以及水产养殖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只要疫情持续,海鲜产业只能面对同样严重的问题!”FAO说。
文章来源: Foodnext http://dwz.date/es6W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来修改内容。

分享到:

更多都市农业